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5的文章

行攝 | 紫波的春天,一直在心裡。

圖片
回來已快一週,遠方櫻花大概早已謝了,但那片景與光影,依舊在心裡閃爍著 「 紫波的春天」。 4 月 22 日中午,自北上勝展地啟程,在駅前買了鐵路便當,計畫在下一站「紫波」,尋處櫻花盛開的角落,獨自享受與春天的相遇。 清晨的 JR 列車駛入晨光,車窗外的光影層層交疊,「紫波」這個名字,在車窗外輕輕劃過,巧巧的在心中留下。 長期光影行攝,直覺那裡應該有光、有故事。查了地圖,發現紫波中央駅附近有座「城山公園」,是當地居民的賞櫻聖地。回程時特意下了車,與紫波不經意的相遇。 駅前向上約兩公里蜿蜒坡道,春風輕拂,空氣裡飄著櫻花甦醒的氣息。行至半山腰,停車場旁的櫻花已悄然綻放,朵朵柔雲似春天輕聲的低語。 轉個彎,警示牌靜靜提醒著 「 此地偶有黑熊出沒」。也許正因如此,遊人稀少靜謐,也成了我與春天、鉄道便當共享的私密景點。 「城山」是舊斯波御所的所在地。這裡的土地曾見證足利一族的往事,歷史的陰影與風霜早已沉入苔石之下。如今,唯有每年如約盛放的櫻花,仍替這被遺忘的篇章低聲訴說。 陽光透過花瓣,灑下斑駁光影,我走向山丘頂端,眼前一亮,櫻花鋪展壯闊,遠方的紫波町、岩手群山相映成趣。 據說,這些櫻花樹最初是昭和三年迎接天皇種下,如今已繁衍為兩千餘株,每年春天綻放,好似一代代相傳,從不失約的諾言。 在徵得當地居民同意後,拍攝一隻九歲的黑柴犬。牠在櫻樹下靜靜站著,感受光影與時間的交錯。我按下快門的瞬間,柴犬、春天一起定格。 正午時分,遊人寥寥。風聲與花影彼此交談,偶有穿梭一兩聲當地人的笑語。我坐在木椅上,打開鉄路便當。 午餐後風起,頭頂的櫻花輕搖飄落,回首望向這片花海,在光影中緩緩閃爍。這是偶然巧遇,卻是難以忘懷。 紫波的春天,會一直在心裡。

行攝 | 八戶;櫻花羽夢,春日獨旅

圖片
4 月 21 日凌晨四點半,天色未明,身心還沈浸在前一日青森櫻花馬拉松的疲憊中,我背起相機,踏著清晨的微光前往弘前城。 清晨的弘前,空氣裡瀰漫著寒意,櫻花在晨霧中靜靜綻放。當快門按下的那瞬間,我知道,辛苦都是值得的。 午後,我搭車返回新青森,轉乘新幹線,展開另一段旅程。這趟旅程彷彿是《居酒屋新幹線》的寫實篇,只不過不是在車廂裡品嚐美食,而是用鐵道串起沿途的光影與風味。 這一站,來到八戶蕪嶋神社。這座神社坐落於太平洋沿岸,是東北少數結合海洋與信仰的能量場,被譽為「黑尾鷗的神社」。每年春天,成千上萬隻黑尾鷗從南方飛來築巢,將整座神社環繞成像座飛的神域。 列車到站了,來到神社前,海風吹拂臉龐,天空的雲竟似黑尾鷗的圖像,彷彿大自然的歡迎儀式。我一邊拍攝,一邊感受心靈被這片海與神聖撫慰。 傳說在此祈願,能帶來良緣與幸福。此刻,我只覺得能站在這裡,就是幸福。傍晚拍攝完後我到海邊走走,就搭車返回八戶。 夜色中,來到車站內食堂,吃八戶特色的せんべい湯與海鮮丼, 熱騰騰的 鹹香湯頭配上在地捕撈的生魚片,是八戶最直接的回味。 回國後,看著相機裡的影像,這趟從跑道、櫻花延伸到海邊神社的旅程,在疲憊中療癒了我,也開啓此行春日的行攝獨旅。

行攝 |仙台,城市縫隙的慢旅時光

圖片
清晨的仙台,靜到聽見自己的腳步聲。背起相機,隨心搭上仙石線,想前往松島看海,卻臨時興起,轉向志波彦神社與鹽竈神社。 列車到站後,穿過巷弄來到鳥居,沿著參道走上兩百多階石梯後,走進鹽竈神社。晨光穿過鹽竈櫻樹隙,光線金黃柔美,初綠與粉白交織,花蕊透出幾近透明的質感。 神社內少有旅人,唯有快門聲在空氣中輕響。石階、鳥居、神社、鹽竈櫻,交織出一幕幕純淨和式晨景。 八點不到搭上回程列車,在飯店用過早餐後,來到附近 AER  三十一樓的展望台(無料),城市景致如拉遠的窗景,一幅幅展開。 這裡,靜候捕捉 Garry 最喜愛的東北、秋田新幹線,那是他獨旅甘美的回憶。快門一路來到十一點,該歇歇了。 旅程的終點,咖啡味的時光。前一晚已向櫃檯的年輕員工請教,她語帶神秘地推薦了一間附近的隱藏咖啡館「 café haven't we met opus 」。這家幾乎在 Google 地圖上難以定位,讓我來回尋它好幾回,直到某個視角度,才看見那低調的小招牌。 穿過仿彿京都町屋般的狹長走廊,走上兩段窄窄階梯,抵達這間藏在城市縫隙中,鬧中取靜的咖啡館。空氣靜極,像有人悄悄按下了時間的暫停鍵。 想來點甜的,就蜂蜜拿鐵加火腿起司吐司吧!咖啡溫潤香甜,吐司酥脆中滿滿起司。拍了幾張空景,店內的光影柔和明亮。 也許,因中庭的設計,儘管藏身巷弄,空間卻毫不陰暗。正午時分,店內幾乎座無虛席,顧客多為當地的日本居民。離去時,樓上樓下皆已排起長長人龍。 這段旅程,便在咖啡的餘韻中悄然落幕。而我,心中已悄悄萌生另一段旅程。

行攝 |等待,盛岡就會有光。

圖片
盛岡的初始印象,來自真島秀和主演的《居酒屋新幹線》。福田麵包的鬆軟、北上川的靜謐,悄然藏進心底。 盛岡名列紐約時報 2023 年「 52 個必訪之地」的第二名,是一座舊與新交織、快與慢並行,適合放慢腳步獨旅 的城市。 這次入住南口的東橫 INN ,房間面向北上川,就像在台北家中對著景美溪。每天清晨或黃昏,從飯店取杯咖啡,踱步河畔,就如同日常慢跑般自然。這是單純的習慣,也是一種享受與自己對話的時光。 離開這座城市前,心中微微揪著。四天的光影,留下了一幅幅美好的作品,卻始終未見屬於盛岡的櫻花光影。直到今日,小岩井的一本櫻成就了這段旅程。 天色灰沉, 心情有些許低落。 望向岩手山,說服自己「只要等待,盛岡就會有光。」來到小岩井農場,看著遊客直奔一本櫻,而我選擇在農場裡緩步,等待陽光,等待這場相遇。 不久漫步來到馬場,想起曾在茶馬古道的騎行,於是讓馬兒有節奏地帶我前進,心情也隨之舒展。 Line 給好友 Garry 一張照片,他回「可惡⋯又跟妹妹拍照」。 此行,有妹妹合照,就超級值了( Garry 說的)。 下馬後,我走向櫻花。這顆百年老櫻,在風中微微搖曳。雲層雖依舊厚重,並不是拍攝的理想光線,但還是想留個紀念吧。 這一本櫻,據說並不是為人而種,而是為了牛隻遮擋夏日烈陽。如今,在春日裡成了最溫柔的主角。遠眺白雪皚皚的岩手山與遼闊綠地之間,草原、雪山、一本櫻,成了所有目光的焦點。 拍攝時,盛岡的光微微探頭,數秒時光,撫慰了遠道而來的心靈。屏息、對焦、按下快門。那一瞬,是盛岡與我的約定。 收起相機,轉身離開。趕上十二點的公車,在新幹線閘口前買了福田麵包,快速起程前往仙台。新幹線飛馳,窗外風景倒流,光影像快速連拍的快門。 想著盛岡,想著那悄悄地在心頭綻放的 一本櫻。也許, 人生就是這樣,定格的片刻光影,就像一口咬下的福田麵包,餘熱未散卻甜香四溢,成為回憶裡最美好的時光。 一本櫻,是那片刻,一生回味。

行攝|角館;光影之間,櫻旅百里

圖片
昨日放慢步伐,讓身體得以歇息;今日背起重裝,迎著晨光,走向角館。清晨五點十分,登上首班列車。 六時許,靜步於武家屋敷通。秋田春日名所,垂櫻低垂如紗,掩映靜謐時光。 街道尚寂,僅見三兩人,或騎單車,或牽秋田犬緩步而行。 攝影同好不多,早已悄然就位,各據一隅,尋景、候影、按下快門,捕捉晨光與花影瞬間。光線柔和交錯,陰晴之間,快門如有呼吸,思緒隨光而行。 隨意轉入巷弄,遠望粉白櫻林,是古城山。我循山徑拾級而上,至赤鳥居稻荷,兩側櫻花襯得鳥居靜穆莊嚴。 再上,是一段陡坡。春風拂面,花瓣隨風輕落。登臨山頂,眼界豁然,一條白櫻蜿蜒如龍,沿河舒展。坐於高處吃早餐,眼前風景靜美。 下山改走另一路徑,林間土路柔軟,幾年野跑經驗終派上用場。之字穿林,回到赤鳥居。 此刻,鳥居與花靜靜交映,是最和風的構圖。返抵武家屋敷通,遊人已至。好友 Garry 建議我塔人力車,可惜排隊太長。 轉個彎,前往角館 Satoku Garden ,欲尋秋田犬吉祥物,未料牠今日未「上班」,所幸清晨應已在街角巧遇。 時間尚早,沿檜木內川漫步。兩公里櫻堤,染井吉野盛放如雲。我行至盡頭,只為等待新幹線一掠即過的光影,將角館九小時的旅程凝為永恆。雖僅一日,彷彿穿越整個春天。 此行,為我初春的青森櫻花馬拉松與櫻花拍攝之旅。五日疾行,短暫卻足夠永恆。 弘前城櫻,壯麗不失細膩;城濠倒影,真是絕美。北上展勝地櫻花並木,光影律動,充滿節奏。至於角館,最為靜謐。垂櫻映著武家屋敷黑牆瓦頂,使花不僅為春的象徵,更是一種時間靜止的凝視。 三地三景,從壯麗、律動至靜美,各說著春語,奔跑其間,如春日樂章,讓心被光打開、被影照亮,終於沉靜於花開與花落之間。 後記: 秋田角館有「東北小京都」之美稱,是攝影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取景地。這座小鎮於17世紀由芦名氏建立,街道依京都規劃,至今仍保存大量江戶時代武家建築。沿著武家屋敷街道漫步,黑色木牆與古老杉樹交織出濃厚的歷史氛圍,無論是逆光剪影還是雪中靜景,皆富侘寂之美。 春日,櫻花盛開於檜木内川堤,形成絕美的粉色隧道,是日本著名的櫻花攝點之一。秋季,紅葉點染庭園與古宅,如畫般層次分明,適合低飽和風格呈現沉靜之美。冬日大雪覆蓋街道,夜間燈火輝映雪景,營造出電影般的夢幻場景。 角館不僅有風景,更有人文。是一處可隨季節變換視覺語言的寶地,每一角落都藏著光影與歷史交織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