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5的文章

行攝 | 欣見,京都晨光

圖片
在京都,老巷坂道,舊屋古塔,靜默晨光裡,不是在拍攝,是在與千年古都對話。 《光影心生,音羽山清水寺》 清晨五點多,跳上京都市營 206 號公車。車窗輕顫,穿過尚未甦醒的古都。街燈斑駁灑落石板路,巷弄微霧瀰漫,一切都那麼靜,呼吸都怕驚擾沉睡中的古都。 來到音羽山下,獨行於晨寒微雪裡,走過仁王門,迎面是矗立於霧靄中的三重塔。空氣中飄著細微的雪粒,靜靜落下。 清水舞台前,光圈和快門交錯: 「是雪靜靜飄落,將時光霎時凝結;     是光悄然滑落,為冷寂添上微暖;     是影緩緩攀延,於欄杆刻下歲月。」 這光影透著京都禪的美學,正如谷崎潤一郎在《陰翳禮讚》中所言:「唯有幽微,才能映照出真正的美。」 我按下快門,只為了凝聽清水寺的清晨,禪意與心影的交會。 《鏡中流轉,坂道古塔》 沿著清水坂漫步而下,陽光從東山背後探出,灑落舊町的屋簷上。彷彿時光倒流,街道上的影子都走得格外緩慢。佇立街角,靜靜等待五重塔被晨光喚醒。這裡,是「京都第一景」,此刻,只有靜謐與心跳。 不久,一對泰國新婚夫妻走到我面前,說著我聽不懂的語言。在幫這新婚夫妻拍下照片的那刻,五重塔和他們的身影,悄悄收藏進彼此的記憶深處。 ~人生最幸福的時刻,不只是有一個深愛你的人,更是要有一幅能將那份愛,凝結為永恆的照片~      Kumo Wu 轉入三年坂、二年坂,沒有遊人。 我喜歡這樣的京都,只有足音與呼吸相伴。雪再次飄落,稀疏如詩。石板路、木造老舖、青瓦屋頂,與雪交織成古樸的畫作。舉起相機的片刻,光與雪在鏡頭裡交融,我與京都,被凍結在這片光影之中。 《穿越晨霧,𧘲園陽光》 次日再次踩著清晨光,由二年坂緩緩走向三年坂。霧氣與晨光交錯,街道尚未喧囂,光線從屋瓦邊緣滑落,灑在石縫之間,像底片般緩緩捲動。 來到寧寧之道,鏡頭遊走於古道、古牆與古木之間,那些時光的痕跡,在微光中低語。舟山公園池面尚有霧氣,兩三隻水鴨緩緩滑過。 池水倒影模糊遠景,像是拍入內心深處被遺忘的孤寂。 慢慢抬頭,八阪神社朱紅鳥居,在晨曦中堅挺又柔和。光線斜斜拉出長影,如歷史的長軸靜靜展開。走進祇園白川南街,梅花白瓣輕柔暈開。陽光穿過枝頭,光斑落在石橋與流水之間,閃爍著瑕光。 穿過巷弄來到巽橋,駐足於今辰大神社前。石板小徑上殘葉紛飛,一對情侶著和服於梅花木屋前拍照。當晨光落下,古老的氣息...

紀趣 |「山、影、光、韻」,用鏡頭寫生命旅程

圖片
  《回望記憶,光影交會》 走過生命上半場,回望記憶深處,那些光影斑斕的瞬間,如舊照片般靜靜陳列。直到那時,我才懂得 「 明天,從來不是必然」。 生命是場光影的饋贈,讓我更珍惜每日清晨初灑的陽光。按下快門,不只是影像的留存,更是無法重來的勇敢抉擇,靜默守候的修行和一瞬永恆的定格。 《放慢快門,緩緩舒展》 讓生活深呼吸,晨光中一杯微溫咖啡,窗邊飄泊浮雲,放慢快門,不再急於捕捉,不再強求留下所有光影。只願用等待的心,感受光線細微變化,在情緒沉澱與夢想呼吸之間,緩緩舒展。 於是,「山」有了詩意,「雲」有了情感;「光」有了靈魂,「韻」有了節奏。部落格「山、影、光、韻」,記錄的不只是景色,而是生命原創的光影。 《經歷風雨,學會歸來》 人生總有突如其來的風雨,將清晰畫面瞬間沖刷成空。這兩年,一次次的道別,讓我錯過整個春天,也錯過某些生命的承諾。 直到某刻,我慢慢學會等待真正的歸來。等春天再度降臨,讓心重新復位。 常想起電影《白日夢冒險王》裡,攝影師尚恩·歐康納遇見雪豹時說: 「有時我選擇不拍,因為我想真正活在這一刻。」 這句話像一道光,照進心底。活著的意義,也許就是這樣的等待:等待自己歸來,等待光線轉變,等待與世界同步靜默的那一瞬。 《行攝途中,柔軟時光》 去年深秋,行攝於長野上高地,楓紅層疊,黃葉斑斕;戶隱鏡池、小鳥池倒影如畫,靜謐如夢。 今年四月,踏上北海道與東北的櫻花之旅。弘前城、角館、北上展櫻花處處如雪,在掌心悄然融化,是近年最溫柔的記憶。 沒有目的的行攝旅拍,讓風景烙印在心底,意外地,光影抵達了心靈的深處。 《再次出發,重拾初心》 回首那時,我站在晨光微瀉的櫻花隧道,楓紅黃緣的原始山徑,靜靜等待光線穿透,等待夢想甦醒,等待輕按快門。 曾以為等待是拍攝的理由,此時才懂得行攝再跨越,才能再出發。 因為明天未必會來,而此刻,正是光落下的時刻,快門輕按的𣊬間。

咖啡 |仲夏午後,靜靜地與自己重逢

圖片
仲夏午後,陽光過曝,將城市的邊界曬得潔白無痕。空氣炙熱,光裡漂浮的塵粒,無聲卻沉重。感冒未癒,頭昏腦脹,整個人像一台失焦的相機,漂泊在無法定格的駁二。 《有故事的咖啡館》 這趟輕旅沒有特別的目地,只是順著心,來到這間高雄鼓山區的角落,來這家有故事的咖啡館坐坐。 進了咖啡館,選了靠窗的位置。看著窗外藍天白雲,街道寬闊無聲,咖啡館內彷彿穿越時光,回到了大正時代。原本的銀行櫃檯、馬賽克磚地板、厚重的金庫門等歷史元素被巧妙保留,與現代的設計相融合,營造出一種懷舊而又時尚的氛圍。 《一杯 Espresso》 來一杯  espresso ,深黑如影,無糖無奶,苦味在囗中擴散,就像我這幾年拍下的照片,不為討喜,只為保留我與光影對話與相遇。 攝影教我善美,不刻意柔化,而是願意俯身貼近,從看不見日常的光影角度,在時間微小卻真實的變化中按下快門。 《時光在光影中流動》 咖啡館的美,不在色彩厚重,而在光影的輕移。陽光穿過老窗戶,落在舊木桌走道,微風輕撫窗簾,我靜靜看著雲朵飄過,時間變得緩慢柔軟,思緒因此也漸漸清晰。 我知道,生活不會永遠有完美的光線與構圖。但只要還能看見光,願意等待影的降臨,就還能拍下值得記錄瞬間。 這趟旅程,是輕啜一杯苦的咖啡,和重新遇見大正時代和身體微恙的我。 《新濱・駅前》 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臨海三路 。前身是日治時期的「舊三和銀行」高雄支店,建於 1921 年,見證了當時高雄作為金融貿易重鎮的繁榮。 建築融合了日式大正浪漫與西洋古典風格,保留了原銀行的櫃檯、馬賽克磚地板、厚重的金庫門等歷史元素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金庫內的冰滴咖啡機,透過精密的設計與時間的淬鍊,呈現出獨特的咖啡風味。 地址:高雄市鼓山區臨海三路 5 號 交通方式:搭乘高雄輕軌至哈瑪星站,步行約 3 分鐘即可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