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5的文章

【秋分】回望京都與書寫山之秋

圖片
秋分之日,清晨與黃昏的光開始柔和,空氣微涼,天際雲彩渲染浪漫。這樣的季節,讓我在景美溪河堤慢跑時,常常想起那年京都、姫路,澄澈的天空、斑斕的紅葉與銀杏。 京都的色彩| 靜瑟片刻 秋之京都,人潮湧動。 此時,我總是偏愛清晨與傍晚,在嵐山晨霧未散之時漫步,或在黃昏時分靜坐糺の森的光陰中。 渡月橋上來杯微苦的%黑咖啡,嵐山的晨霧尚未散去,紅葉便已悄然燃起。糺の森遠眺,整片楓紅如火雲鋪展,連時間也放慢了腳步。 當輕舟滑過大堰川水面,紅葉就似蝴蝶靜靜飛翔,此時,按下快門,就為了不錯過那些光落下時值得定格的瞬間。 書寫山圓教寺|別有楓味 2019 年 11 月,在神戶馬拉松前夕,我來到書寫山。 播磨國的秋,靜得讓人遺忘。圓教寺如時光掩映的老照片。木造的屋簷、泛黃的銀杏葉,在風裡低語。 無聲的午後,我坐在後山一隅,陽光從枝葉間斜落,一杯茶,一縷風,時間悄然消融,光影溫柔流動。那刻,秋色無語,葉已深紅。 岩戶落葉神社|那一片黃 跑完神戶馬拉松的清晨,拖著酸痛的雙腿,跳上開往三尾的巴士。只為那張雜誌中無心翻見的一抹秋色 「 岩戶落葉神社」。 山林靜靜,光從葉隙穿過,地上滿是金黃的柔毯,鳥居靜立 , 我蹲在涼亭旁,等待風停、等待葉落,以及畫面中的旅人悄然出走。 當快門落下,微光穿過銀杏葉的縫隙,灑在朱紅鳥居上,斑駁的光影交織成寧靜的秋日光影。 那是我與幾棵老銀杏、一座涼亭,以及不期而遇的旅友,共享滿溢靜瑟與詩意的時光。 後來,偶爾在臉書上與旅友重逢。那片「黃」、那份「靜」,依舊溫柔。 保津峽秘境駅|深秋紅葉 那日天氣預報說滋賀多雲,我卻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,搭上湖西線,雨絲悄悄落下,像是在畫布上輕輕勾勒秋意的輪廓。 午後,我轉往保津峽。陽光偶爾從雲縫探出,灑在谷間。保津峽駅,是藏在時光裡的小站。與嵐山只一站之隔,卻彷彿遺世而立。 我站在橋上,靜靜等待,等待列車緩緩駛來,等待光影落下的剎那,拍下這座秘境車站被深秋紅葉染上的整片風情。 攝影後記 | 當下相逢 紅葉教我學會等待,等待光穿透葉脈、風吹過林梢,也等待自己在匆忙裡慢下來, 與當下相逢。 光影捕捉:晨昏時分最能展現紅葉的通透與層次。善用逆光與點測光,讓畫面更具層次感。 構圖引導:善用小舟、列車、鳥居、涼亭與落葉作為前景或主題,創造畫面的故事性與空間深度。 拍攝時機:避開人潮,耐心等待風停、葉落,自然的流動感才最動人。 器材選擇:輕便機...

樂跑 | 今天,又往前跑了一步

圖片
凌晨四點半,天色未明。穿上跑鞋,從考試院出發,沒有預設距離,也沒有設定終點,只是往前跑。 這不是訓練,也不是挑戰,而是雙腳與身體重新對話的旅程。上週突如其來的腸胃炎讓我身體虛弱、雙腿失序,原訂在高雄的  LSD 21K  被迫中斷。 我知道,跑步真正的進展有時不是訓練,而是暫停休息,讓身體有機會重新對焦,才能真正的恢復。休息了一週,身體的快門終於重新按下。 初秋的晨光像柔焦濾鏡般灑在河面,空氣清新。我跑在河堤上,心情平靜,卻又帶著一絲忐忑。 我對自己說:「今天不追求速度,只想把每步都踏得紮實。」就像底片慢慢顯影,每步都是一次等待與顯現。 我邊跑,邊傾聽身體的聲音。腳步沉重,節奏不穩,心情也像曝光不足的底片,模糊而不確定。 在景美河濱與公司樂跑社的蔡教練擦肩而過,簡單揮了揮手後,穿過公館、青年公園、華江橋。太陽漸漸升起,空氣悶熱,風也停了下來,彷彿時間被按下了定格鍵。 「沒關係,就這樣,一步接著一步。」我默默地對自己說。 步伐穩定,每公里  6:20  到  6:30  之間,不快不慢,如同快門與光圈的協調運作,每次踩踏,都是與自己的和解。 過了華江橋,巧遇  NB  的天賜大哥,短短幾句交談,聊了游泳、聊了自由式,也約好改天一起下水。這短暫休息,像是在我沉悶的身體裡注入了清新的活力,一路跑進大稻埕。 陽光越發強烈,像盞無情的聚光燈。汗水浸透了衣服,也濕潤了我與河濱的對話。終於抵達社子頭,完成了今天的半馬  ,21  公里。 回程時我騎上  Ubike ,風穿梭在河濱車道之間,剛剛跑過的那段路,如同卷卷正在沖洗的底片,逐漸在記憶中顯影。 腸胃炎的陰影慢慢退去,取而代之的是靜靜的完成感。我對自己說:「 Yes, you can. 」 這趟來回  42  公里的小旅行,在身體尚未完全恢復的狀態中,讓我重新找回了節奏。也在陽光曝曬的河堤上,學會了溫柔地與身體同行。 內心雖依然有些焦慮,但不再慌張。因為我明白,只要跑在路上,只要願意跨出每一步,就沒有白跑的旅程。 今天的我,又往前跑了一步。

紀趣 |不完美,依然前行

圖片
Kumo Wu  的行攝跑馬人生 Every run is practice in showing up. Not for medals or records, but for yourself. 我喜歡跑步,更熱愛攝影。 奔跑,是節奏;攝影,是凝視。 兩者交織,成就我二十年行攝跑旅人生。 這個夏天,汗水如雨落下, 我依舊奔跑。 只是比年輕時多了掙扎, 速度慢了些,心裡也多了沉思。 奔跑與凝視      陽明山10連峰 春櫻、夏汗、秋楓、冬雨,是我馬拉松練習的篇章。跑步的節奏,攝影的凝視,在四季之中交替進行。 練習從來不完美,訓練常常身心俱疲。 Tempo Run  的速度未達標,如同快門太慢,影像缺了細節; LSD  最後五公里,雙腿沉重,就像手持拍攝時的顫抖,讓畫面失焦。 然而,也正是這些失速、停頓與模糊,讓我學會傾聽內在的聲音,並在失焦中,發現另一種風景。 不完美的堅持     雪山單攻 這些年來,持續的奔跑,堆疊出的不是堅韌的雙腿,而是平凡的決心; 反覆的拍攝,累積的不是張張完美的作品,而是當下敏銳的攝影眼。 村上春樹說:「最重要的不是結果,而是持續的過程。」 這句話,陪我走過一次又一次撞牆的馬拉松,也讓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,學會享受當下的光影,而不只是追求完美。 順境與低谷、挫敗與高峰,交織出我獨有的風景。 春天,在失速的跑道上,走過粉色花海,鏡頭裡,櫻花隨風飄落; 秋日,行攝越野,踏過紅葉鋪成的林道,快門沙沙作響,是最美的交響樂章。 季節更迭中,我慢慢學會停下腳步,不再匆忙追逐,而是駐足凝視。 撞牆的風景     外澳越野跑 今年的青森櫻花馬拉松,終點前我只能走跑交替。烈日與強風下,心中滿是挫折。 但當我回望那一刻, 倦怠的眼神、搖晃的身影,竟成了最真實的紀錄。 撞牆的風景,不再只是疲憊的象徵,而是謝謝那個沒有放棄的自己。 不再追求速度的快感,而是看見那個咬牙堅持的自己; 不再執著構圖的完美,而是按下快門時,那份誠實。 正是它們,構成了我生命中最深刻的光影。 綻放的光影        2014蕯羅馬超馬(2023美滿別機場宣傳海報) 跑步教我:不必等到完美才出發,因為每一步,都在成就更好的自己。 攝影教我:不必等到構圖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