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跑 |烈日強風中遇見自己



~2025青森櫻花馬拉松與行攝後記~


有些風景,是用雙腳跑出來的;有些光影,是用鏡頭捕捉下來的。這次青森行攝之旅,在奔跑與光影之間,慢慢跑出了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

四月十八日傍晚,從函館抵達青森。背部隱隱作痛,也許是拍攝過勞,也許是旅途中睡眠不足……身體似乎在提醒,這場馬拉松該放慢腳步,好為接下來的行程保留體力與健康。


回首過去三個月,為了這場馬拉松,在景美河濱、政大及師大操場,1100公里的努力,賽中選擇了放慢腳步,心中難免不甘,但也因此有更深地體會與感受。


比賽當日清晨,大雨傾盆,我站在穿梭巴士站牌下等待。來到會場,雨繼續下著,幸好大會貼心地準備了雨衣與鞋套,為這場濕冷的比賽增添了幾分暖意。


大會會後感謝大風大雨中參加2025青森櫻花馬拉松的跑者和志工


雨停後,空氣格外清新。我從野木和公園出發,一開始是下坡路段,以每公里450秒的配速前進。但考量身體狀況,我逐漸放慢了腳步。前20公里的賽道來回於同一條路上,步伐輕盈。田野間靜謐安詳,鳥鳴穿梭其間,彷彿在為每位跑者輕聲打氣。平坦的賽道幾乎沒有高低落差,配速也穩定地維持在每公里約5分鐘。


中午前後抵達第25公里,開始迎向逆風,速度逐漸放慢。27公里處,是壯觀的青森大橋。橋下港灣波光粼粼,美得令人想駐足欣賞。然而迎面而來的強風幾乎讓人舉步維艱,我的速度一下子掉了下來。



烈日、逆風,加上背痛愈發劇烈,心中掙扎不已:「可以放棄了嗎?就這樣停下來,真的不行嗎?『藍海公園』其實已經不遠了……」。風聲與喘息交織間,心底另一個聲音卻在低語:「再撐一下,不是說好至少要完走嗎?Keep going. Never give up。」


我選擇放空自己,望向遠方雲霧繚繞的八甲田山。那一刻,景色美得令人屏息,心中竟浮現:「下次還要再來跑一次」這樣的念頭;也許,只有真正跑過的人,才懂那種痛苦與吸引力交織出的魔力。


來到第31公里的賞櫻名所「合浦公園」,櫻花尚未綻放。枝頭含苞待放,午後陽光灑下,畫面稱不上完美,卻像極了這場馬拉松:「不完美,但非完走不可」。過了35公里處的「野內駅」,回程只剩7公里。陽光更加熾烈,風勢也更強。單薄的身體和意志終究撐不住,停下了腳步。


此時,一位日本女孩跟得太近,輕輕撞上我。我們相視一笑,都明白這條路上,沒有人跑得輕鬆。我們一起對抗烈日、強風,以及那個心中不願放棄的自己。最終,我在4小時13分抵達42公里終點的「藍海公園」,未能「保四」,心中略感遺憾。



回到台北,老婆問我:「好跑嗎?」我笑著說:「風景很美,背……真的很痛。」隔天,我背起相機,忍著背痛,繼續行走在東北的春光裡。弘前、北上展勝地、紫波町、角館……,櫻花如期綻放,光影恰如其分。無人空景中的片刻定格,一張又一張,成為此行最甜美的風景。那一刻我終於明白忍耐與等待,都是值得的。


跑步,讓我學會與身體和解;攝影,讓我學會與光影對話。而在青森,我學會了放慢腳步,也學會在不完美節奏中,看見更真實的自己。風景,有時不因奔跑而清晰,而是因疼痛而深刻;光影,有些不因完美而動人,而是因堅持而永恆。


賽後風依然強大,但起跑前的大雨,終點的大太陽,才是難得體驗


謝謝青森,謝謝一同跑過、走過的好友Vincent、跑者與志工,謝謝這十日裡每一道光影與櫻花,更謝謝那個在烈日強風中,沒有放棄的自己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行攝 |上越妙高エクスプレストレイル:曦光入懷,行山競逐

樂跑 | 2025,從跑步開始吧

行攝 |上高地(Kamikochi),等待一片陽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