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影文字,讓好日子緩緩流轉
When light enters your heart, what image would appear in your mind?
《四月櫻雪與意外邂逅》
在青森強風烈日下跑完櫻花馬拉松後,我沿著青森、八戶、盛岡,來到仙台。弘前城、角館、北上展、紫波,櫻花如雪般綻放,在心中悄然融化。
這是近年最美也最真實的旅程,隨著陽光行攝的腳步,光影不斷湧入心裡。然而最深刻的記憶,卻不是某個風景,而是那個午後。
4 月 19 日,領完馬拉松物資後,我隨意走進一家名為 coffee colors 的小店。翻開青森攝影師工藤正市的《青森 AOMORI 1950–1962》的攝影集,光影的故事就此展開。
《工藤正市:封存在底片裡的真情》
他離世後,這批底片才重新被發現。女兒工藤加奈子在整理舊居時,陸續找回這些沉睡的影像。母親在看到照片時流露的神情,讓她好奇。那位熱愛釣魚的父親,在光影背後藏了多少故事?
2019 年,母親離世。突如其來的疫情,又讓加奈子有了前所未有的空閒時間。她與丈夫共同開始沖洗、掃描那批底片,當影像浮現的瞬間,她被父親深深的震撼。
從女兒的角度來看,這些照片太好了,應該讓更多人看見。於是,她在 Instagram 上發布父親的作品,意外引起全球迴響。
細讀工藤的生平,他是位夢想停留、卻仍留在家鄉拍照的攝影師。但我想,真正的攝影師,不在於是否追逐夢想,而在於能否透過影像,讓人感動。
《忠於自我,在光影與文字中學習》
工藤的鏡頭,深深觸動了我與同行友人的心。
他熱愛青森的大海,也熱愛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。他知道,自己本身也是風景的一部分。那張張照片,記錄著七十年前青森最尋常的日子,街道的喧囂、蘋果豐收的笑聲、孩子的奔跑、老人的背影,以及雪後街角斑駁的光影。
這些影像的純粹與堅定,讓我心中湧起清澈的感動,那是對生命本身誠實的凝視。日本攝影師都築響一曾如此評價,「不是因為這個時代,也不是因為青森,而是因為人的生命本身。」
那刻我明白,攝影的意義,不在於記錄風景,而在於記錄自己如何凝視世界的方式。
工藤的底片被封存了半個世紀,卻仍閃著光。他未曾追逐名聲,也沒有被潮流帶走,只是靜靜地、日復一日地記錄。那份純粹,讓我著迷。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「光影與文字」創作。
或許,拍與寫,不是為了留下作品,而是為了學會與光影、與時間相處。
《不必等待被發現的溫柔》
鏡頭與文字之間,是我觀看世界的方式,在跑步的喘息中、在山路的靜默裡、在旅行的微光中與日常的縫隙𥚃,捕捉那些短暫卻真實的瞬間。
工藤正市的故事讓我深刻體悟,每張照片、每句文字,都是與自己對話的片刻。不需再將創作的價值寄託於某個未來的時刻,也不再等待誰來「發現」我的作品。
我拍,我寫,這本身就是給當下自己最真誠的禮物。這記錄,就是對生命的尊重與致敬。我們無須為了不朽,而只是為了存在。讓旅行與日常,如每日初昇的柔光,緩緩照亮生活的縫隙。
當回望時,那些柔光會在心裡閃動,因為這是我真實生活的光影,安靜、堅定地,讓好日子緩緩流轉的自己。





留言
張貼留言